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世界即时:塑料行业半年报:上半年价格重心下降,下半年或将先涨后跌

2023-06-30 22:01:48来源:卓创资讯

导语: 2023年上半年塑料价格在供给端恢复快于需求端的背景下,重心有所下降,下半年首先或延续震荡趋势,价格重心波动不大,9-10月宏观政策面和需求旺季或提振塑料价格,年末受新投产装置影响供给压力或导致市场承压回调,下半年塑料价格整体或呈现先涨后跌趋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半年国内塑料价格指数呈现先涨后跌走势,整体重心有所下移。上半年均值为895.65,较上年同期下跌5.18%。 6月26日塑料价格指数收于849.09点,较2022年末下跌58.89点,跌幅为6.49%,以权重占比最高的分指数通用塑料价格指数为例,1月呈现上行趋势,2-5月价格加速下跌,6月至今进入震荡趋势。

从几个重点品目来看,2023年价格趋势整体表现差异不大。除了PE市场在5月下旬由于检修利好同时投产较少导致价格有所反弹之外,PP粒和PVC粉均处于震荡下跌阶段。

上半年,塑料价格受到宏观面影响较大,深度剖析宏观面背后的逻辑,仍是供需的矛盾主导市场行情,换句话说,宏观层面影响到市场从业者的行为,通过影响供需作用于价格。

宏观角度看2022年12月之后国内塑料产品价格的驱动经历了“疫后爬坡”、“主动去库市场下行”和“市场震荡”三个阶段。

疫后爬坡时期:2023年伊始,国内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后,国内外市场对于国内需求形成了乐观的复苏预期,海外市场相对悲观的衰退预期和降息预期并没有影响塑料作为内需驱动型行业的乐观前景。此时塑料产品生产端订单量有所上升,中下游从业者备货积极,行业暂时缓解了由于22年投产热潮带来的市场压力,呈现出交投活跃的景象并且持续到了2月初。

市场下行期:此时塑料行业尤其是聚烯烃企业在经历2022年几乎全年亏损的压力下,相继开始投产,同时需求端恢复情况并不乐观,根据部分下游企业反映,内需和外需的双重压力促使塑料市场在2月上旬走低,后续海外银行倒闭事件,悲观情绪进一步蔓延金融市场,随后传导至商品市场,价格呈现加速下跌直至5月下旬。

市场震荡时期:5月下旬至今塑料行业投产计划较少,同时整体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叠加集中检修因素,上下游产业链库存压力不大。宏观层面海外债务危机暂时解决,WTI原油市场并在多空博弈下呈现67美元/桶至72美元/桶的震荡趋势,塑料市场呈现出区间震荡走势,价格重心变化不大。

需求负反馈导致塑料市场承压

预期和现实是短期价格波动的核心要素。在需求有所削弱的大环境下,供应能否适应需求成为价格趋势的主导因素,塑料市场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需求的负反馈导致价格回归基本面的正轨。塑料下游涉及行业较为广泛,综合来看,由于注塑类和膜类占比超过主要品目的一半以上,因此最终端行业主要涉及房地产、汽车、家电、包装和农膜。在地产需求持续走弱的背景下,汽车、和服务业恢复难以带动需求总量的增加。

房地产可以说是影响塑料需求最集中地行业,在房地产前端,用于水泥包装的编织袋涉及塑料最大的塑编需求,在建设初期,为了保护建筑材料免受损坏或污染,使用塑料薄膜或塑料板材覆盖在墙壁、地板、门窗等部位上。对于房地产中期来说建筑中的管材是最主要的注塑材料,同时,需要使用塑料支撑材料来支撑和固定建筑结构,如塑料支撑柱、塑料支架等。后期在装修过程中,塑料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装饰构件,如塑料地板、塑料墙板、塑料门窗框等。交房以后,家电类的注塑需求和外包装需求同样涉及塑料。可以说房地产行业是涉及塑料需求最集中且最大的行业。

房地产市场中对于塑料需求分类可以按照中游行业划分,大致分为注塑、管材、型材、塑编和膜类,其中PP最大的下游为注塑,

塑料制品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大概分为注塑、管材、型材、塑编和膜类。具体来看,PP最大的下游为注塑,PVC约6成的需求来自于房地产中应用的管材和型材,房地产开工前期应用的塑编和贯穿全程的膜类应用占比较少,因此房地产行业中影响塑料需求最大的在于房地产竣工中后端。房地产行业投资、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数据呈下滑状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6.2%。与下滑数据相对应的是,房地产竣工面积累计上升19.6%,两者呈现分化。对于PVC、PE、PPR等地产后端材料需求有所利好,对于中前端塑料需求有所利空。

家电和汽车行业表现表现优于房地产,塑料在家电行业中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外壳和面板主要采用塑料制成,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零部件和配件,例如按钮、开关、插座、把手、脚轮等。内部结构件,如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器的背板等,此外还有包装需要的胶带和膜类亦是塑料。而对于汽车来说,内饰件、外部车身零件、引擎和机械零件、轮胎和密封件、电气和电子零件等均需要塑料。从两大行业1-5月表现来看,产销整体表现较好。 5月汽车、冰箱和空调产量分别为230.7万辆、850万台和2606.3万台,同比增长15.7%、27%和19.3%。对于PP、ABS等需求起到提振作用。

从农膜景气度来看,2023年1-5月平均为31.92点,较前4年同期的平均值36.82低4.9点。农膜整体景气度表现处于近5年最低点,代表了我国上半年农膜类需求不足。快递包装业务整体表现尚可,1-4月我国快递函件数3亿件,包件数542.8万件,分别较2022年同期上升3.3%和下降7.0%。农膜景气度不足影响PE农膜需求,同时包装行业朝向绿色化、减量化发展,对于PP等塑料需求有所下降。

在需求表现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产量增长进一步加剧的市场下行压力

塑料产品行业对于下游需求回暖的预期相比下游来说更为强烈,在过去半年时间,PE、PP、PVC做为三大通用塑料投产情况处于相对高位水平,虽然生产热情即开工负荷率有所下降,但总供应出现了明显增长。1-5月,中国三大通用塑料总产量3337.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3%。分开看,PVC产量942.9万吨,同比下降0.6;PP产量1287.2万吨,同比增长3.8%;PE产量1107万吨,同比上增长9.5%。

从近三年聚烯烃产量看,PP和PE在3月达到历史新高,其余月份亦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对价格形成较多制约,2-5月下跌更多的要归于供给增量远超需求带来的基本面供需失衡。

塑料库存整体处于高位,行业处于主动去库阶段也对价格形成压力

库存是供需博弈的结果,上半年社会库存变化并不符合往年的季节性规律。上半年的库存高位是延续了2022年10月开启的主动去库存周期,年初由于市场普遍对经济恢复有较强预期,叠加春节前备货因素,1月库存水平较12月有所上升。

进入2023年库存从高位水平开始回落,虽然社会库存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直至5月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主要原因是供给增多,贸易商和生产企业主动去库意愿较强。

下半年政策端发力或利好塑料需求,或引领塑料价格上涨

我们认为下半年政策端驱动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发展,叠加金九银十的经济复苏,将会传导至塑料需求或有所好转,但是好转程度仍需验证。

首先是房地产行业,地方开始进一步放开房地产购买限制,中央宣布下调10BP利率空间,从房地产销售端有所改善,之后传导至房地产行业的终端和竣工。保交楼政策的持续发力,或将刺激竣工端进一步好转,传导至房地产后期应用的塑料需求。家电行业在当前发展态势良好的背景下,后续受到政策端进一步提振。6月商务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共同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扎实推进绿色家电下乡,或推动家电需求,带动PP、ABS等塑料需求。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前期国6B并没有达到预期那样刺激汽车市场主动去库,其原因为头部车企早在年前就根据环保标准研发并量产符合标准的新车型,并且开始销售。最大的利好因素在于新能源汽车产销稳步增长趋势,叠加购置税补贴政策的延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在30%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叠加新能源汽车以塑代钢趋势,可能会对塑料需求有所提振。

进入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大消费板块、基建地产链条都会有所恢复,恰逢国庆促销季,居民消费需求呈现规律性,往往能够带动家电、餐饮、旅游等线下消费行情。同时进入汽车的销售旺季,也将进一步带动塑料需求。

综合来看,上半年主要的塑料下游行业受到政策的利好较多,塑料作为典型的内需驱动型商品,如果政策传导有效,那么在“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塑料需求将会有明显提振,或成为下半年最大的利好因素。

供给仍然较多,年底市场重心下行概率较大

塑料下半年的价格预期仍然围绕国内供需这个核心逻辑。

根据统计,在下半年仍有200万吨左右的PP新投产能、70万吨PVC新投产产能和少量PE新投产产能。综合看供应压力仍然不小,但是根据以往经验,利润是塑料行业投产计划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利润好时,企业会加速规划投产,利润较差时,企业或推迟投产。

根据理论成本计算,当前几个塑料重点品目中的主要生产工艺的利润水平表现虽然较22年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处于负值或在盈亏平衡线上下波动,在供给过剩的当下,中短期内结构性改善的概率较小,或许会对真正的投产时间有推迟影响。

综上所述,预计下半年塑料行业在经历震荡磨底后在9月受到政策提振和传统旺季来临,市场迎来一波触底反弹,后续考虑到供给延续增长,房地产行业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需求难有明显改善,市场或下行至年底。细分来看,PVC和PE为代表的产能增长较少的品目,年底价格降幅或相对PP为代表的产能增长较多的品目较少。由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表现出现进一步分化,地产后周期带来的注塑、膜类等需求会率先回暖,地产前中期应用的管材和塑编等需求回暖较慢。此外,远期需求预期和行业景气度带动供给端主动调节,大概率的产能增量仍具有可控性,对于塑料产品定价逻辑尤为重要。同时政策带动不同行业的需求增长,对于不同行业的反馈亦可能出现分化,也是导致细分品目需求恢复的核心逻辑。

风险提示:原油超预期下跌;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新产能投产提前落地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